此后,乒乓球运动技术不断发展,球速越来越快,旋转越来越强,不少运动员对阵时回合减少;有时球飞如闪电,观众还未看清,胜负已经决出,削弱了乒乓球爱好者的兴趣。1999年在大维第四十五届世乒赛期间举行的国际乒联代表大会。
1击球时间,对方来球在本方球台弹起,球从着台点上升到回落的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期,即上升期、高点期和下降期。运用各种技术回接来球,击球的时期也不完全一样。在下旋球起板的训练中,注意研究击球时间,对提高下旋。
下旋加转球的特点是:球速较慢,对发球落点的区域选择面较大,旋转反差变化较大。下旋加转发球与不转球配套使用时,由于发球手法近似,使对手回接困难,造成下网、出界或出高球。 1下面按顺序教您如何用正手发出加转下旋球: 身体站位。
网友分享:对下旋球最直观的诠释大概是在削球中了。 发力:与上旋的提拉不同,下旋的制造在于切削,手腕运用更加重要,有一种用手腕把球包住的感觉。 弧线:下旋的弧线比起上旋怪异的多,由于下旋制造的特点,球速偏慢,弧线也比。
轻轻一板垫过去,力量控制在仅仅擦网过 反手手腕用力拧起上旋,这是个比较先进的技术,必须要有准确的预判,同时也必须要有侧身正手强攻第二板的配套技术跟进。挑打!在球刚弹起时用靠近拍尖部分挑打,手腕放松。
用球拍的中前部摩擦球的底部,撞击的力量要小,摩擦球是速度要快,充分运用手腕的力量进行加速度。这样发出的球才会很转。
网友分享:1926年,国际乒乓球联合会正式成立,并举行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1903年,英国人古德发明了胶皮球拍,有力地促进了乒乓球技术的发展。 1926年到1951年,世界各国选手大都使用表面有圆柱形颗粒的胶皮拍。 因而出现了削下旋球的防守型。
(1)以拍头及拍面左侧下部发球;(2)向内摆弧;(3)右肩及上肢向前用力转动;(4)球在身体与球拍之间;(5)胸前发力;另外发下旋球时要注意的是发出的球的绝对速度一定要快,这是下旋发球的必然趋势。
四、整个球路都应围绕发球设计,用正手组织进攻还是用反手组织进攻,第三板的线路,落点和杀伤力都应在自己的控制范围内,思路要明朗,处理要果断。五、训练要找准方向,随着乒乓球技术的迅猛发展,上旋球已取代下旋球成为。
网友分享:1903年,英国人古德发明了胶皮球拍,有力地促进了乒乓球技术的发展。从1926年到1951年,世界各国选手大都使用表面有圆柱形颗粒的胶皮拍。击球时增加了弹性和摩擦力,可以使球产生一定的旋转,因而出现了削下旋球的防守型打法。
下一篇:乒乓球中国对战日本名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