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运动性心脏肥大。其肥大程度与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有关,通常呈中等程度肥大。耐力运动员心脏肥大表现为全心扩大,伴有左心室室壁厚度的轻度增加,又称离心性肥大;而力量运动员的心脏肥大主要是心室壁厚度的增加,心腔容积的扩。
经常的体育锻炼可引起心脏发生良好的适应性变化,增强泵血功能。其适应主要表现为:运动性心脏增大 长期的体育锻炼或运动训练引起的以心室腔扩大与心室壁增厚为主要标志的心脏增大称为运动性心脏增大。这种增大伴有心脏射血功能的。
心脏呈工作性肥大,就使心脏的收缩有力,每次搏动的心血输出量增加。其次,运动员在安静时心脏跳动次数减少,这种减少称为运动性心动徐缓。一般人每分钟心跳次数(称为心率)约为70次左右,运动员则约为60次左右,优秀的中长。
心脏呈工作性肥大,就使心脏的收缩有力,每次搏动的心血输出量增加。一般人每分钟心跳(心率)约为70次左右,运动员约为60次左右,优秀长跑运动员约为40次左右。这样的心脏不容易疲劳,又有较大储备功能,这当然是很好的。
有规律的运动训练,可以改善心血管系统机能,使心率减缓,心脏收缩力增强。体育锻炼影响血管的结构,改变血管在器官内的分布,能反射性地引起冠状动脉扩张,心肌毛细血管数量增加。其中,保持冠状动脉血流畅通可更好的供给心肌所需。
运动员是经过长期运动锻炼的职业人群,其心脏发生形态和功能上的改变,包括心脏肥大,心脏扩大,心率缓慢,心电图缺血样的改变,停止运动后恢复原状。不过平时多数没有自觉症状,在静息状态下心率可以低于每分钟60~100次/分钟。
(1)运动性心脏肥大,表现在心腔的扩大与心肌的增厚两方面;(2)运动性心动徐缓,运动者的心脏普遍出现安静时的心率低于正常值;(3)心脏泵血功能改善,低心率使运动心脏的心率储备增大,有助于心力储备的提高,在以规定。
由于长时间的耐力训练,运动员心脏泵血功能得到提高,主要表现在心肌收缩力增大,静脉回流血量增大,所以注入左右心室的血量增多,导致心房、心室腔和左心室壁的厚度有所增大。而且,耐力运动员的心脏肥大是离心性心脏肥大,这种。
(2)运动性心脏增大:研究发现,健身锻炼或运动训练可使心脏增大。运动性增大的心脏,外形丰实,收缩力强,心力贮备高。运动性心脏增大是对长时间运动负荷的良好适应。运动性心脏增大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运动专项特异性。经常进行。
当运动时,心率增加,可达180-200次/分,接近最大心率,这样心力储备就得到充分动员。心脏增大 长期训练能使人体心脏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产生适应性改变。最明显的就是心肌肥大,但运动性心脏肥大与病理性心脏肥大有着本质的。